导航切换

学院简介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一、  学院基本情况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与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并与清华大学共建;其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在校本科生610余人,硕士研究生630余人,博士研究生8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0人,副教授5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92人。其中双聘院士7人,兼职教授12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北京学者1人,北京长城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0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1个。拥有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教指委委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技进步奖多项。

学院拥有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基地)、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北京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建)、先进光电子器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共建)、光电测试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与仪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等高水平研究基地及博士后工作站,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20年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批准立项,同时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开展科技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

学院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毕业研究生工作适应性强,业务基本功扎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  一级学科专业及下设方向简介

(一)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介绍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属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测量、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交叉、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本学科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原北京机械学院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培养了超过1000名硕士研究生,为我国仪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

本学科以国家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凝练方向。在智能感知系统、光纤传感与系统、光电子集成与光子芯片、大尺寸视觉测量、柔性机器人、飞机载荷谱及卫星参数测试、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水平姿态传感器及微机械陀螺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近年来,承担国家863重大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先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国防安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光纤传感与系统: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方向。面向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船舶、轨道交通和重大基础设施监测需求,主要研究新型光纤传感器与精密成型方法、高速高精度解调及智能信息处理、光纤传感器组网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光纤监测系统等。在光纤感知网络与智能蒙皮、卫星在轨监测、高温监测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2、光电与视觉检测: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方向。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重大基础设施结构精密测量的应用需求,主要研究大型结构三维型面动态视觉测量理论与方法、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方法、大尺寸测量网络优化与解算分析、空间光学敏感器、视觉与惯性信息融合技术。在高精度静态摄影测量技术、大尺寸动态摄影测量技术、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与系统、高精度星敏感器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3、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属于特色学科方向。面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光电检测、医学图像处理和高端医学仪器应用需求,主要研究生物传感器、拉曼光谱检测、流式细胞多模式激光检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近红外光谱成像、细胞操控及显微成像、微创手术软体机器人、AI智能诊断系统等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在光纤拉曼在体实时检测、细胞力学特性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流式细胞多模式激光检测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

4、集成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属于特色学科方向。面向高灵敏红外探测、低功耗智能计算、高速硅基光电子、智能终端显示、精密装备测量和重大基础设施检测等重大需求,主要研究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子计算芯片、阵列波导光栅、硅基微显示、智能触觉传感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硅基片上光电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图像智能识别等。在高工作温度中长波红外探测器、光子计算加速器与人工智能算法、高速多通道阵列波导光栅、高可靠性硅基OLED微显示、柔性机器人智能传感检测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5、智能微系统技术: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方向。面向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对先进传感技术、微型化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重要应用需求。主要研究复杂微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方法、智能嗅觉气体分析微系统、近零功耗自唤醒环境传感微系统、MEMS超材料电磁波调控器件、光谱分析生化传感芯片,硅基/非硅基微纳加工工艺等。在MEMS传感器、执行器、环境感知微系统与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介绍

光学工程是以光学为主,与电子、计算机、材料、生物、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能源等多学科紧密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处于当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是当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支柱。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研究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实施方法、关键技术和系统,包括激光测量、光纤传感、光谱测量、光电多自由度监测等各种物理参数测量方法和系统的研究,以及采用光学/数字图像技术获取、处理、存储、显示各种物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2、光电系统与仿真:研究光电系统的设计、构建、测试与管理,以及光的传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过程的仿真、计算和分析。包括光、电、机综合系统设计,信号传输与输出控制技术研究和实现,以及基于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的激光大气传输、光热/光电转换效应的原理、特性和干扰损伤效果的仿真计算。

3、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微纳发光和光电转换材料、器件的设计理论、方法、特性和制备,包括基于这些特殊材料、器件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实现激光产生、频率转换、拉曼信号增强、光束整形及偏振变换等功能,应用于防伪、光显示、光电对抗、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

三、  专业学位类别及下设专业领域或方向简介

(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方向)介绍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方向)领域是研究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工程领域。专业领域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与极强的应用背景,具体包括利用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与交换理论及信号处理理论,研究信号检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通信系统设计与制造等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利用微波、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纳电子、电路等基础理论,研究新型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以及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等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方向)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聚焦智能感知工程领域,以感、知、联、控一体化的智能感知理论体系为核心内涵,以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支撑,培养掌握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基础知识,能够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制造、技术支持、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主要涉及智能感知方法、技术与仪器的研究,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与研制,智能感知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等特色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光纤传感与系统:面向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船舶、轨道交通和重大基础设施监测需求,主要研究新型光纤传感器与精密成型方法、高速高精度解调及智能信息处理、光纤传感器组网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光纤监测系统等。

2、光电与视觉检测: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重大基础设施结构精密测量的应用需求,主要研究大型结构三维型面动态视觉测量理论与方法、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方法、大尺寸测量网络优化与解算分析、空间光学敏感器、视觉与惯性信息融合技术。

3、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面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光电检测、医学图像处理和高端医学仪器应用需求,主要研究生物传感器、拉曼光谱检测、流式细胞多模式激光检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近红外光谱成像、细胞操控及显微成像、微创手术软体机器人、AI智能诊断系统等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

4、集成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面向高灵敏红外探测、低功耗智能计算、高速硅基光电子、智能终端显示、精密装备测量和重大基础设施检测等重大需求,主要研究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子计算芯片、阵列波导光栅、硅基微显示、智能触觉传感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硅基片上光电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图像智能识别等。

5、智能微系统技术: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方向。面向智能感知工程领域对先进传感技术、微型化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重要应用需求。主要研究复杂微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方法、智能嗅觉气体分析微系统、近零功耗自唤醒环境传感微系统、MEMS超材料电磁波调控器件、光谱分析生化传感芯片,硅基/非硅基微纳加工工艺等。

(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感知工程 学科交叉方向)介绍

随着5G移动通讯、大数据、脑科学、边缘计算、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芯片、智慧医疗等领域对智能感知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算法和软件开发、智能感知系统应用等人才需求极为旺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感知工程 学科交叉方向)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与先进传感器技术深度融合,借助于模式识别、深度学习、多源数据融合、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建立感、知、联、控一体化的智能感知系统。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感知工程 学科交叉方向)实验班聚焦新一代智能感知工程领域,面向国家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布局,结合智能传感、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等前沿方向,突出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培养核心地位,采用基于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新机制;充分利用与清华大学共建高精尖学科契机,优化“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科廷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聘请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导师,组建研究生联合指导团队,在国内外联合举办学术交流项目,与清华大学联合组队参加科技竞赛,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北京市人工智能及装备、智能终端、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芯片、智慧医疗等高精尖产业发展。